我校语文教研组勇做“追逐梦想”的行者, 怀抱“人文教育”的梦想,在改革征途中挥洒耕耘的汗水,留下坚实的脚印,成功打造出一个和谐进取,高尚雅致的教育团队。近期在市总工会开展的群众性技术创新评选活动中荣获“青岛市2014年职工科技创新团队”奖,开创了青岛十五中语文教育的新篇章!特此报喜!
十五中语文教研组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团队,其成员成员有省特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市三八红旗手、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才、市优秀志愿者、全国优秀课题实验教师、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青年岗位能手,大多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几年来,十五中语文教研组先后立项结题三项国家级、省级重大实验课题,先后获得“山东省‘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学校”“山东省影视文化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2014年马冬勤老师赴北京参加“教育家成长论坛暨全国知名特级教师走进朝阳交流研讨活动”,做《构建多重对话、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专题报告,并开设国家级示范课《最后的常春藤叶》;赴北京顺义区参加“全国不同风格流派课改名家论坛” 做专题报告《做智慧的实践者,幸福的生长者》,并开设国家级示范课《想北平》;朱红薇老师老师撰写的校园电视剧《沉甸甸的十六岁》《走进军营》先后两夺“飞天奖”,填补了青岛市“少儿无飞天”的空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参加中语会举办的“全国中学语文影视艺术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在我省开始高考电脑阅卷之初,由全市高中主管教学校长参加的青岛市高考阅卷经验交流大会在十五中举行,封安森老师所做的《高考电脑阅卷经验》专题报告,赢得了与会专家和校长的一致肯定;在十五中承办的“青岛市第三届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讨会”上,朱红薇老师所做的专题报告《躬行亲践 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同题作文心得》,封安森老师所做的专题报告《扶正培本,开源清流》均赢得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赞誉。近几年来,十五中语文组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大力展开课堂教学改革,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十五中语文组教师多次参加优质课比赛,均取得不俗的成绩;撰写了大量的论文、课例,其中大量文章获得省市论文奖项或刊登的各类报刊杂志上,仅“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五位实验教师取得的论文、课例等成果奖项就多达32项,使课题研究的成果得以固定下来……
近年来,十五中语文组贯彻落实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理念,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先后开发了《读经讲坛》《品中国文人》《文人、文学与青岛》《语文新六艺》《影视艺术与文学》《语林趣话》《趣话对联》等系列校本课程,现在同时开课的语文校本课程就多达五门,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创造了条件;在课题的带动下,十五中语文组先后推动多项项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人文、绿色、生本小班化合作学习课堂”, 成绩斐然,先后被学校授予“巾帼文明岗”“优秀教研组”“优秀集备组”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十五中语文教研组贯彻落实学校“人文固本”教育思想,为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在学校工会的帮助下,十五中语文组组织了教师“星雅读书沙龙”,在校园里掀起了读文学经典和教育名著的热潮,使“读书”成为十五中的流行风,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并先后策划筹办“电影节”“诗歌节”等大型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策划筹办的青岛十五中“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经典诵读比赛、“五月的风”青岛市中学生诗歌节、“同在明月下,区校一家亲”庆重阳经典诵读晚会,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丰富社区文化做出了贡献,经过岛城媒体以及齐鲁网、人民网等媒体的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团结和谐,爱岗敬业;砥砺共进,厚积薄发”,这是对青岛第十五中学语文教研组的真实写照。十五中语文教研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中心,构建学科教学的目标体系,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大力开发学校课程,不断举行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不单使学校的语文教育走出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藩篱,走向现代化大语文快速发展的道路,也为丰富校园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夜好风吹,新花满枝头”,青岛第十五中学语文教研组是一个既融入了传统文人的高尚儒雅的气质,又接受了现代思想的洗礼,带着梦想不断奋勇前行的团队,作为追逐梦想的行者,必将随着我校人文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创造出崭新的业绩!
- “65”芳华|实高党建:青岛实验高中 2018-08-27
- “65”芳华|实高党建:青岛实验高中 2018-08-01
- “65”芳华|实高党建:青岛实验高中 2018-07-06
- “65”芳华|实高党建:各党支部举行 2018-07-06
- “65”芳华|实高党建:立足岗位,行 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