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教师•扮靓我的中国梦 青岛十五中 韩启华
67年出生的我,并没有见过姥姥,姥姥在我心里的印象大多来自于母亲的家常。那时候兵荒马乱,舅舅在外当兵,家里缺少劳力,姥姥要领着母亲和舅母照顾一家老小。种地、推磨,肩扛手提,全靠人工。农忙时忙地里的活,农闲时纺棉线换零用,要见缝插针地做一家老小的行头,那时的袜子、鞋子都是手工做,还得拾草烧火,一年到头不得闲。每每说到这些,母亲总是无限遗憾的说,忙完了能吃上饱饭了舅舅就要回来的时候,姥姥也走了,如果是母亲与舅母一起,每次免不了为姥姥的操劳付出没有过上天好日子哭上一场,。也许那时的姥姥期盼着一家大小能吃饱饭,不担心外面兵荒马乱,一家平安。在他们的回忆叙述中,我觉得没见过面的姥姥活得值,因为她的勤勉,她的坚韧,她的顾念家人,她一直在家人的心里。
母亲的很多话、很多事是我经历的。不知是不是与母亲的属相和生日有关,正月十五虎年出生的母亲是要强的。合作社时母亲是队里的先进,大炼钢铁吃大锅饭的时候,母亲在队里做饭分饭,从没有动过拿一点东西的念头。那年已经6岁的姐姐没能敌得过饥饿寒冷在冬天走了,母亲说她是我们姊妹里最聪明好看的,只是生不逢时,这是母亲最难过的一辈子也没有迈过的坎。尽管这样也没有改变母亲的秉性,母亲一辈子坦荡磊落,公私分明,从来不拿不该拿的东西、不沾不该沾的光。可哪时一年到头忙活下来,好好调理计划着也只能勉强够吃。到我85年考上大学还有人问母亲给我加了什么营养,母亲的语气中带着自豪也带着无奈自责说那有什么营养保健品,好歹用鸡蛋白面做了棋子块,一顿只能吃上一小块。考上大学全家甚至在全村都很高兴,用我们村老地主的话说那是到济南大明府了。我清楚地记得走时除了家人备的棉衣棉被,身上只带了不到80元,交完学杂费就所剩无几了。幸亏那时学费不高,吃饭免费,4年大学顺利毕业。我毕业参加工作三个哥哥都已结婚生子,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母亲总是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以前从早忙到晚粮不够吃,现在不仅粮够吃鱼肉也餐餐可见,果木这些嘴头子的东西也吃得上了,不再是稀罕的够不着的。种地国家给补贴、每月还有养老金,哪个朝代也没见过这样的好光景,看看村里的年轻人上班的上班,做买卖的做买卖,手头活泛得很,吃穿也都舍得,日子真红火。从苦日子过来的母亲仍是节俭,挂在嘴头的话就是靠山莫烧过头柴。我有时开玩笑说没有念过的书的母亲境界真不低,这不就是我们现在不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吗,在母亲身上践行的如此自然。母亲在满足的同时,也很是有些担忧,不止一次地说村里谁谁家孩子们都没在眼前出现的状况,像看到瞎眼的老人摸索着吃着锅里长了毛的饭、老人走了后身体变硬了才被发现的情况。母亲说自己就怜惜这样的人,要是做点花样的东西总是会送些给这样的人。母亲是幸福的,善终的,一生修炼与人为善的母亲穿戴齐整地躺在自己的炕上,无限留恋的离开了这个她没有活够的世界。母亲的经历与她们所处的年代密切相关,或许每个人的身上都离不开时代的烙印,母亲照顾瘫痪多年的奶奶,从不怕麻烦,家里没有一点异味,以至苛刻的奶奶对从东北回来的姑姑说,不用你伺候,你嫂子什么也让我吃过了,吃好了。母亲就是这样,谁都有用人的时候,谁都有一时糊涂的时候,隐忍、坚强、乐善好施是母亲的写照。
从我上师范大学,确定自己的职业是教师后,没有读过书的母亲就说拿别人的孩子不当人,自己的孩子也成不了人。这个浅显朴素的话语成为我日后工作的准则,无论经历怎样的起伏,心境怎样变化,在进入课堂前,都能及时调整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而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成为自己工作的乐趣和动力所在。从姥姥、母亲及身边的女性的经历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我有一个深切的感悟,一个人的生活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一个人的梦想是时代的产物。欣逢盛世,祖国这个伟大的母亲给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母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给予了我飞翔的力量, 放飞梦想绚丽绽放,为母亲增光。
- “65”芳华|实高党建:青岛实验高中 2018-08-27
- “65”芳华|实高党建:青岛实验高中 2018-08-01
- “65”芳华|实高党建:青岛实验高中 2018-07-06
- “65”芳华|实高党建:各党支部举行 2018-07-06
- “65”芳华|实高党建:立足岗位,行 2018-07-01